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丝袜美女一级二级三级,亚洲a在线观看,国产对白在线观看,伊人中文字幕在线,成人福利网站,欧美成人三级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為求1000萬元貸款“綁”上四五家企業(yè)

2010-05-06 03:38:51

近些年,閩、滬、深、魯、吉、渝等地的商人依靠盤根錯節(jié)的各種利益關系,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相互交叉的“擔保圈”。

每經實習記者  夏冰  發(fā)自上海

        銀行貸款無門被迫求助高利貸,再依靠“私募”性質的“債券發(fā)行”救了一時之急,但在繞了一個大彎子之后,一個閩商的中小企業(yè)最終仍回到了貸款的老路,只不過,這一次他是從企業(yè)連帶擔保上找到了突破口。

        4月23日,一樁涉及福建省內高達30億元不良資產的金融債權由廈門一律師事務所代為整理打包后在該省叫賣。引人注目的是,這一債權不僅規(guī)模巨大,僅涉案官司就超過1000件,最為重要的是有不少福建知名企業(yè)和“明星”企業(yè)家也因為牽涉互為連帶擔保,而被法院認定攤上了這些“連環(huán)債”。

        上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從該律師事務所拿到了這份長長的不良債權清單手冊,發(fā)現涉案企業(yè)的擔保模式五花八門,其中一些案例堪稱范本。比如揚州興揚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江蘇江揚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因為替福建中貿船舶進出口有限公司提供連帶擔保,從而造成江揚船舶公司已申請破產清算;福州邦輝大酒店有限公司與福建邦輝集團、福州邦輝石制品有限公司這3家母公司、子公司、關聯公司之間又形成擔保同盟,發(fā)生巨額互保;“影碟大王”、萬利達集團總裁吳惠天因旗下子公司曾為人提供擔保責任,而被起訴至法院要求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近些年,閩、滬、深、魯、吉、渝等地的商人依靠盤根錯節(jié)的各種利益關系,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相互交叉的“擔保圈”。在圈內光怪陸離的怪相背后,企業(yè)的辛酸一覽無余:大批中小企業(yè)在資金缺口這個深淵中痛苦掙扎,經歷了貸款無門之后,只能無奈地各自“結對”捆綁,形成一個貸款擔保圈,而一旦違規(guī)擔保被查處出來,或有公司資金鏈斷裂,就會引發(fā)多米諾骨牌效應,頃刻間導致大批企業(yè)被拖下水。

        為了解開這一神秘的貸款擔保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對在上海從事鋼貿生意的吳波(化名)進行了跟蹤采訪,記錄了他近幾個月來艱難的融資之路。

隨時隨地都“缺錢”

  4月初本是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時節(jié),但在滬從事鋼材貿易的福建籍商人吳波心情卻開朗不起來,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己的企業(yè)碰到了融資難。

        屈指一算,今年已是吳波來上海打拼的第10個年頭。2006年,他在上海楊浦注冊成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鋼貿公司。頭些年鋼市行情好,發(fā)貨給客戶后馬上就能收到鋼材款,很少存在客戶長期欠款的情況。許多福建人當年僅靠著一兩百萬的起步資金,通過不斷的生意運作,營業(yè)額迅速上升,幾年內賺到上千萬元的大有人在。

        可隨著競爭的加劇,美好的時光很快結束了?,F在要做成生意關鍵得要看誰有實力能為客戶大把“墊資”,沒實力墊資自然就會失去生意機會。加之鋼材行情大起大落,進貨、囤貨等都需要有龐大的現金流來支撐,吳波發(fā)現,公司賬上的現金流常常是處于耗盡的狀態(tài),若想照常運作發(fā)展,必須補足至少1000萬元左右的流動資金缺口。

        對于當初注冊資金只有200萬的吳波來說,通過這幾年的運作,賬面上看像是賺到不少錢,可精明的他粗粗一算,這賺來的錢加上部分本金,也有近百萬元被客戶拖欠著,若是客戶久久不能結清鋼材款,或者變成壞賬,那公司根本就談不上盈利。

        看著公司陸續(xù)有客戶來要貨,吳波很是犯愁,難道真的因為缺錢而要放棄這些生意嗎?這些客戶萬一沒能談成,以后再要他們回頭就太難了!每當想起公司眼下急缺的那些資金,吳波就心急如焚。“不行!我絕不能坐以待斃。對于隨時隨地都缺錢的我來說,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快點找到錢。”

難以叩開的銀行之門

    采訪中吳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己從去年11月份起,就開始接觸銀行信貸部門。憑借公司不錯的經營歷史和良好的信用記錄,他滿懷信心自以為一定能向銀行貸到款,但萬萬沒想到一次次地吃了“閉門羹”。

        “找到銀行,對方一開口就要我們提供固定資產抵押。我們是來賺錢的,不可能一來就買一堆房子專門留著為貸款作擔保吧?這對于我們企業(yè)來說根本是不現實的。”吳波表示,銀行貸款程序復雜,手續(xù)也非常繁瑣,盡管自己在前期做了充分的準備,可到最后總是無情地被刷下來。

        目前,許多銀行給出的貸款底線是企業(yè)必須要有抵押物,而在上海發(fā)展的很多中小企業(yè)都是像吳波這樣從外地來淘金、創(chuàng)業(yè)的,因此很難有足夠抵押的固定資產,許多人的辦公室仍依靠租用,房子大多還處在按揭還款的階段,因此,“抵押品不足”無異于封死了中小企業(yè)的銀行貸款之路。

        今年初,吳波在和同鄉(xiāng)商圈的企業(yè)家們聚在一起聊天時,才慢慢得知其中的一些隱情:銀行從運營成本考慮,做中小企業(yè)貸款將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在付出同樣時間精力的前提下,銀行當然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大客戶。為了這些大客戶,銀行甚至不惜把貸款利率一降再降;而中小企業(yè)規(guī)模小、無抵押物,不良貸款率往往又會高出整個銀行業(yè)七八個百分點,這樣的融資業(yè)務存在高成本、高風險。而銀行多是上市公司,面臨著股東、業(yè)績的考量,肯定也要追求高收益、低風險的業(yè)務。

        從銀行拿不到錢,企業(yè)又急需用錢,在現實壓力的逼迫下,無奈的吳波依靠老鄉(xiāng)的推薦,只好借助民間資本——高利貸。

不堪承受的高利貸之壓

  作為一種不受法律保護的民間融資手段,高利貸在閩、浙商幫中一直很盛行。民法通則規(guī)定,利息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4倍就屬于高利貸,按現有銀行的貸款利率折算下來,即月利率高于1.5%的都被界定為高利貸。

        吳波告訴記者,在他們商圈中,高利貸的利息也是有高有低,各不一樣,多數由借期長短決定,短期利息相對較高,長期則較低。以借1萬元為例,當前民間借貸月利率多為1.5分至2分,高的達3至4分。

        由于高利貸多數情況下不需要提供任何資產抵押,僅以熟人、朋友的身份或名譽等形式進行擔保,因此存在一定的高風險。但這種建立在同鄉(xiāng)生意圈中誠信、聲譽基礎上的高利貸,從某種程度上又能快速解決中小企業(yè)短期的融資難問題,所以在民間一直非常盛行。

        今年2月初,不堪資金壓力的吳波在老鄉(xiāng)的介紹下,順利地從老鄉(xiāng)的朋友那里借到了為期兩個月、月利率為2%的200萬元高利貸,每月利息為4萬元。當吳波寫好欠條,簽字畫押后,作為此次借款擔保人的老鄉(xiāng)還和吳波打趣說:“你現在借到的2分利是圈中很便宜的利率,你可別給我玩‘跑路’哦。”

        可在需要大量資金來進行運作的鋼貿市場上,這200萬雖然能解燃眉之急,但仍無法應付巨大的資金缺口,而且還得背負上沉重的利息壓力。一想到萬一生意不好可能連4萬元的利息錢都賺不回來,吳波就如坐針氈。

        當然,最讓他痛心的還是資金實力不夠,讓一次次的好機會與自己失之交臂。比如前期有朋友因不堪承受獨自墊資的壓力,找到吳波一起對半出資合作生意項目,這生意出貨量大、回款快,一個工程算下來大有賺頭。但有一條:算下來得為工程墊資500多萬元,手上資金不夠的他只好懊惱不已地謝絕了朋友的好意。

        若沒有這種大的生意來改變營業(yè)額、銷售額等經營業(yè)績,也就根本無法達到銀行提出的各項嚴格貸款要求;公司若沒銀行提供的大筆資金又會失去大生意,也就難以改變公司的營業(yè)規(guī)模,這兩者矛盾地互為牽制,總是沒有共通的契合點。長久下去,自己的公司不是要一直陷于這種悲哀的惡性循環(huán)中?

        “對了,我還有好幾場‘會’呢,趕緊標幾場出來運轉運轉,說不定能先把高利貸給還清。”腦海中靈光一現,吳波突然想起了妻子為他打理的民間融資理財方式——“互助會”。

“互助會”救了他一把

    “互助會”是廣泛活躍在浙、閩、粵等東南沿海省份的一種民間融資行為。這種融資行為的發(fā)起人并非銀行或有融資信貸資質的金融機構和企業(yè)法人,而是一些普通老百姓。

        “互助會”的發(fā)起人俗稱  “會首”,這個人往往在當地信譽良好,并且家底殷實,將負責“互助會”的日常管理,對運作過程中發(fā)生的風險承當責任;“會員”是除“會首”之外的其他成員,是會中競標行為的主要參與者。一個“互助會”的“會首”和“會員”往往彼此熟悉,是由朋友、親戚、同事或鄰居構成的小社會團體,人數在30~100之間,融資規(guī)模從幾萬到上百萬元不等。

        吳波參與的是一個  “會花”(會員每次會期繳納的基準金額)為20000元的“互助會”,“會員”數為60人。4月5日剛好是投標的日子,這一天他以2000元的標底贏得這次投標。“由于這是第11次投標,我將從其他  ‘會員’處融得20000×10+49×(20000-2000)元,總計1082000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資金,對吳波的公司來說可謂雪中送炭。

        吳波在心中快速盤算開了,“除了‘會首’那次投標,前9次的平均標底為1500元,自己已經享受到已‘死會的會員’付給的利息為:1500元×9=13500元  (第一次  ‘會首’標底無利息)。之前10次已經支付的金額是:(20000-1500)元×9+20000元=186500,之后需要支付的金額是:20000元×(60-11)=980000元,月利息相當于(980000+186500-1082000)÷60≈1408元。這也就是說,每個月只需支付1408元利息,這比銀行的貸款利率高,但至少比高利貸低多了,而且是按月付款,壓力也不大。”

        成功中標后,吳波不到兩天就收到全部錢款,之后他立即靠這筆錢還給高利貸。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吳波坦言,“互助會”這種融資行為與銀行信貸相比,好處在于融資方式靈活、快速、便捷,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越晚中標利息回報率就越高;但缺點則是缺乏必要的金融監(jiān)管和相應的信用體系,存在巨大的風險。

企業(yè)連帶擔保贏得轉機

    盡管從“會首”處收到了全部錢款,但這筆108萬元的“融資”雖然能解一時之急,但仍難以應付企業(yè)發(fā)展之困。在這個時候,今年年初吳波加入的閩籍在滬商會意外地帶給了他一個好消息——A擔保公司愿意為他提供擔保貸款。這家擔保公司是由在滬的部分閩籍企業(yè)家商會會員聯合發(fā)起的,盡管它對企業(yè)的財務指標、信用記錄、資產規(guī)模、收入水平等各類貸款資質絲毫不會放松要求,并且也得繳納擔保費、中介費、保證金等一系列費用,但對吳波來說最重要的是,它對企業(yè)第二還款來源(即抵押擔保)的要求比銀行有所降低。

        經A擔保公司一番評估,吳波被告知“能弄到1000萬元的貸款”,但他還沒來得及歡喜就被來人告知,“不過你們這幾家由我們提供擔保的企業(yè)必須聯合成立一個連保小組,小組內的企業(yè)之間要互相簽字,承諾為對方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你們都是老鄉(xiāng),應該都熟悉,不熟的話趕快抓緊時間去對方公司考察看看。”

        對于擔保公司開出的條件,吳波在向一有經驗的親戚請教后才茅塞頓開。原來現在的擔保公司多為服務性、盈利機構,因此控制風險和保證盈利是他們的首要經營目標。之所以需要企業(yè)間互相連保,其實都是擔保公司打的  “如意算盤”,這樣可以把自己的風險降至最低。如果這4~5家企業(yè)組成的連保小組中有一家還不上貸款,那剩余的幾家公司就得為其平攤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擔保公司則無需為這筆壞賬多付一分錢。因此,這種“穩(wěn)賺不賠”的操作模式,也成為時下擔保圈中的主流趨勢。

        對擔保公司提出的苛刻要求,吳波認為“至少他們愿意為我擔保、幫我貸款,不像之前我連個貸款的機會都沒有。等跨出融資第一步,再謹慎維護好貸款資信,相信以后我再也不用發(fā)愁向銀行貸不到款了。”

        所幸吳波這次自由搭配組合成連保小組的名單里多是熟人,因此不出一個星期就聯絡上其他4家公司的老總,彼此爽快地達成了互為連保的協(xié)議。在繳納了300萬元保證金后,吳波終于備齊了所有銀行所需的貸款資料,拿到了那筆讓他夢寐以求的為期1年的1000萬元貸款。這筆貸款的年利率為5.31%,即使再加上其他的擔?;ㄙM和保證金,這筆錢的利息和之前各種融資手段比起來,仍然是最合算的。

        近幾天,在吳波公司打工的小阮發(fā)現,老板近來心情大不一樣——之前常掛臉上的那個  “苦瓜臉”不見了,現在總是神清氣爽地一路哼著小調來到公司,眼睛里也再次閃現出那種久違了的、專屬創(chuàng)業(yè)人的激情。小阮也許還不知道,引發(fā)這一切深刻變化的,都是困擾著公司長達近半年的融資難問題,已經得到了根本的緩解。

記者觀察

中小企業(yè)融資難根源在金融體制

    據央行4月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數據顯示,今年1~3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6萬億元,其中3月增加5107億元,環(huán)比降27%。專家指出,雖然信貸規(guī)模連續(xù)兩月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但一季度的整體貨幣環(huán)境依然偏松。不過,在信貸規(guī)模控而不緊的情況下,中小企業(yè)授信額度不到總規(guī)模的5%。

        貨幣政策趨緊也好,寬松也罷,占中國經濟總量半壁江山的中小企業(yè)始終沒改悲涼的命運,融資難一直是橫在中小企業(yè)面前的攔路虎。

        近年來,為解決中小企業(yè)融資難,各經濟學家紛紛呼吁降低銀行貸款門檻,為此各地政府、金融監(jiān)管部門、各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都紛紛加大了扶持力度,嘗試了各種不同的辦法,但融資難的問題集合了我國金融市場結構、經濟整體結構以及資金供求結構等多方面的種種矛盾,這種寄生在現有金融體制上的弊端,導致出現了融資越改越難,門檻越改越高的怪相。

        如果用金字塔來形容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那么站立于塔尖的定是那些有著雄厚政府背景的央企或大型國有企業(yè);而大型的民營企業(yè)和上市公司處于中間層,它們一般不難得到擔保公司的服務;而中小企業(yè)則處在塔底的最下一層,一般情況下既無擔保機構提供擔保,也沒有銀行愿意放款,它們舉步維艱地掙扎著,接受市場經濟優(yōu)勝劣汰生存法則的考驗。

        在現有的金融體系中,大中型商業(yè)銀行占據主導地位,企業(yè)融資的主要方式就是從銀行貸款。作為盈利性企業(yè)的大中型商業(yè)銀行出于貸款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慮,也就出現了“嫌貧愛富”的現象,但對銀行來說,他們也有必需遵守的游戲規(guī)則。

        對此,有經濟學家指出,中小企業(yè)融資難并不只是體現在具體數額上,更大的阻力來自我們的金融體制,即問題的根源恐怕仍在于我們的金融服務體系專為大型企業(yè)量體裁衣,而非針對中小企業(yè)而設計。

        想徹底解決中小企業(yè)融資難問題,恐怕得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現有金融體制架構以外,專門建立一個服務完善、監(jiān)管到位、利益多元化的中小企業(yè)融資服務體系?,F有金融體制若還不作出調整和補充,中小企業(yè)勢必還難逃“缺錢”和“借錢無門”的困境。

新聞鏈接

“互助會”的操作模式

   “互助會”通過在“會員”中募集閑散資金,運用“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原理聚沙成塔,可以由此融得大筆資金。吳波認為,這種融資方式其實和發(fā)行債券有些類似。債券發(fā)行者(其中一個“會員”)以低于債券面值的金額向債券購買者(其他“會員”)發(fā)行債券募集資金,而債券發(fā)行者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定期付利息給債券購買者,所付的利息就是債券面額減去債券實際發(fā)行價格的差額。所不同的是,在“互助會”的持續(xù)周期內,每個“會員”輪流發(fā)行債券,他們在自己發(fā)行債券之前,享受之前發(fā)行者付給的利息;當輪到自己發(fā)行債券后,則需要付利息給還沒有發(fā)行過債券的“會員”,直至這次“互助會”周期結束。

        “互助會”采用出價競標的方式在“會員”之間籌集資金。“會員”投標的標底為他為使用這筆資金而自愿支付的利息,價高者贏得投標。具體的操作規(guī)則如下:

        1.“會員”每個月聚集在“會首”處投標一次,每次投標必須有一個“會員”中標,沒有中標的“會員”需支付一定金額給中標的“會員”。“會首”一定是第一個月的中標者,也是唯一不需要支付利息的成員,他從每個“會員”處收到的金額也成為每次會期的基準金額,也稱“會花”。但“會首”在接下來的每個月中不得享受利息優(yōu)惠,并且如果發(fā)生某個中標“會員”卷款而逃的情況,他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2.尚未中標過的“會員”(俗稱“活會”)需要支付給當月中標者的錢數等于:“會花”金額減去中標者標底金額。“活會”在本月享受的利息優(yōu)惠即為中標者的標底金額。而到他今后中標時,本月的中標者需要支付他與“會花”相等金額的錢數。

        3.由于每個“會員”只能中標一次,已經中過標的“會員”(俗稱“死會”)不再具有中標資格,而且也不再享受利息優(yōu)惠,他在自己中標后的每個月需要支付給新中標者的錢數等于“會花”金額。

        4.當月中標者應得的錢數等于:“死會”的會員數(包括“會首”)ד會花”+“活會”的會員數×(“會花”-標底金額)。

        可以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假如一個“互助會”的會員數為30人,“會花”金額為10000元。第一個月  “會首”中標,他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所以標底為0元。由于其他“會員”都還是“活會”,所以  “會首”可以拿到29×10000元=290000元。從第二個月開始,假設甲以2000元標底成功中標,那么他可以得到的錢數為:1×10000元(“會首”為“死會”)+28×(10000-2000)元=234000元。其他28名“活會”可以享受甲支付的利息為2000元。同理,第三個月中標的“會員”乙,他的標底金額為1500元,則可以得到:2×10000元+27×(10000-1500)元=249500元。剩下的27名“活會”可以享受乙支付的利息為1500元。以此類推,“活會”輪流中標,直至所有成員都中標一次,會期結束。

<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