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5-02 08:16:22
每經記者 卓志強 發(fā)自廣州
盡管在今年年初,九龍山(600555.SH)就已發(fā)出2012年業(yè)績大幅預減公告,但其新近出爐的年報曝出1.85億元凈虧損,還是有些出人意料。
根據2012年年報,九龍山2012年全面陷入虧損:營業(yè)收入1.31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66.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5億元,同比下降348.01%。每股收益-0.14元,較2011年的0.06元下降333.33%。
即便如此,該年報的編制基礎還是基于九龍山能夠保持持續(xù)經營--如果由于資金鏈風險劇增,公司無法持續(xù)經營而對額外負債進行計提,那么業(yè)績情況將更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截至去年年底,九龍山賬面資產總額約28.76億元,負債約12.3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約16.13億元,資產負債率約43%。其中,流動負債高達12.35億元,而流動資產僅為9.32億元。短期內似已“資不抵債”。
九龍山在年報中披露,短期借款中2億元的委托貸款來自主要股東之一的平湖九龍山海灣度假城休閑服務有限公司,該委托貸款已在2013 年2月25日~4月9日期間陸續(xù)到期,但“其中1億元(委托貸款)已逾期”。
九龍山坦承:“2012年12月31日,流動負債超出流動資產3.03億元,貨幣資金僅5202萬元,且據本公司管理層的2013年度現金流預測,本公司目前持有的貨幣資金,遠不足以支付到期的短期債務,及維持本公司2013年度的正常運營和開發(fā)。”
如此一來,倘若九龍山無法持續(xù)經營,該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或需作出調整,以其列示的可收回金額,及對可能會產生的額外的負債進行計提,并且將非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負債分別重新分類為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
九龍山表示,公司管理層將考慮積極采取股東財務支持、貸款展期和新增借款、在建開發(fā)產品的銷售等方案,以改善流動資金及財務狀況,盡可能消除對公司持續(xù)經營能力的影響。然而截至年報披露日,上述方案的順利實施仍具重大的不確定性。正因為如此,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對該公司2012年年報出具了非標意見。
按照規(guī)定,自5月3日起,九龍山將變身“*ST九龍”。不過更大的風險在于,類似審計意見如在2013年重演,那么公司股票將可能被暫停上市。
截至目前,九龍山董事會“雙雄并立”的狀況已存在近5個月。公司在2012年年報中表示,按證監(jiān)會的明確要求,公司正在盡快解決目前以李勤夫等人、以及陳文理等人組成的董事會并存的現象,以使公司盡快走上健康發(fā)展的道路。
然而在短期內,僵局似乎難解——2011年以來,雙方圍繞控制權的爭斗一直未能停歇,在股權轉讓付款等核心問題上各執(zhí)一詞。目前此案雖已訴諸法院,但仍在等待司法判決。
作為另一起官司,海航置業(yè)起訴浙江九龍山國際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李勤夫等人追討短線交易收益折合2.23億元一案,雖已于今年2月27日開庭審理,但截至目前仍未宣判。在此期間,九龍山經營虧損的格局并未改變。與2012年年報同日披露的2013年一季報顯示,虧損1107.64萬元。九龍山同時表示,“預計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即2013年半年報)的累計凈利潤也可能為虧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