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丝袜美女一级二级三级,亚洲a在线观看,国产对白在线观看,伊人中文字幕在线,成人福利网站,欧美成人三级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新冠疫苗第三針真的來了,兩省已官宣!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9 08:12:05

每經編輯|盧祥勇    

我國正在推動針對高風險人群的新冠疫苗加強劑接種計劃。截至9月18日,河南和浙江兩地已經官方宣布,將從本月開始啟動加強疫苗的接種。

兩省宣布:重點人群將接種“第三針”

9月17日,浙江省衛(wèi)健委副主任夏時暢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截至9月16日,浙江省已累計接種新冠疫苗超過1億劑次,近期將按國家統(tǒng)一安排、有序開展重點人群加強免疫工作。

夏時暢介紹,國家擬從9月下旬開始,按照間隔6個月的時間要求,9月、10月、11月依次對3月1日之前、4月1日之前、5月1日之前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接種的18-59歲重點人群進行加強免疫。

7789424066187897856.png

從必要性看,當前正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波高峰,新冠病毒加速變異、全球疫情形勢嚴峻,境外疫情輸入我國引起境內傳播擴散的風險較高。機場海港口岸、邊檢、醫(yī)院等單位,作為外防輸入的第一關口和關鍵環(huán)節(jié),防控任務艱巨,在高感染風險人群和關鍵崗位人員開展加強免疫,對保護上述人群進一步加強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從可行性看,根據(jù)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fā)專班專家論證意見,加強免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活性。已接種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6個月以上的人群,進行原滅活疫苗加強免疫,預期能產生更有效更全面的保護效果。從國際上看,部分國家已開展加強免疫,美國、法國、德國、阿聯(lián)酋、以色列等13個國家已啟動或公布特定人群加強免疫計劃,主要接種對象為醫(yī)務人員、高危人群、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這些都為開展重點人群加強免疫接種提供了科學依據(jù)和實踐經驗。

這次的加強免疫工作主要針對的是重點人群,包括新冠肺炎感染的高風險人群和保障社會基本運行的關鍵崗位人員。(如涉進口冷鏈物品的口岸一線海關檢驗檢疫人員,口岸裝卸、搬運、運輸?shù)认嚓P人員,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從業(yè)人員、面臨較高境外疫情風險的邊境口岸工作人員、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學習的人員,公安、消防、社區(qū)工作者、機關事業(yè)單位中直接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相關人員,水、電、暖、煤、氣相關人員,交通、物流、養(yǎng)老、環(huán)衛(wèi)、殯葬、通訊相關一線人員等)。

另據(jù)河南日報消息,河南省也將啟動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9月16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和流感等秋冬季重點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上,官方表示河南將及早做好目標人群測算、費用保障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重點人群加強免疫工作順利開展。

截至目前,河南已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41億劑次,已完成2劑次接種的6461萬人(含僅需接種1劑的腺病毒疫苗),疫苗接種總人數(shù)達到7346.98萬人。18歲以上人群,河南第二劑次任務完成率84.8%。

加強針什么時候覆蓋全人群?

9月11日的央視《新聞1+1》報道,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首席科學家張云濤表示,目前三類人群可開展新冠疫苗加強接種:1、輸入風險高地方的工作人員(如海關、邊檢、航空、隔離點、定點醫(yī)療機構等工作人員)。2、免疫功能較低及60歲以上人群。3、前往境外高風險地區(qū)或者國家人員。

張云濤表示,加強針的使用在去年一二期臨床研究和海外三期臨床研究中就做了設計,從當時的研究設計來看,接種加強針以后,人體的抗體水平應該會大幅度上升,應該提到至少5到10倍,特別是第二針和第三針間隔6個月以上,應該能夠獲得很高的抗體水平。目前我國第二劑疫苗還沒有完成應接盡接、應種盡種,所以先在重點人群、特殊人群中開展加強針的接種。未來在這些人群獲得更多研究數(shù)據(jù)之后,我想我國將會逐漸推廣到全人群使用第三針。

關于加強疫苗接種后抗體水平變化的更多研究也正在進行中。越來越多的數(shù)據(jù)表明,已接種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6個月以上的人群,進行原滅活疫苗加強免疫,預期能產生更有效更全面的保護效果。

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院長肖海鵬教授等研究人員最新發(fā)表在預印版論文網站MedRxiv上的一項小規(guī)模研究稱,滅活疫苗第三劑加強針接種后,體液免疫和記憶性T細胞免疫都出現(xiàn)增強。而對于接種兩劑疫苗后血清免疫反應較低的人來說,也并不是真正的“無反應者”,接種疫苗仍能引發(fā)免疫記憶。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都市快報、河南日報、第一財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