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05 10:14:24
自2024年9月以來,港股IPO市場持續(xù)活躍。從去年9月的美的、11月的順豐控股,到今年的赤峰黃金、寧德時代、恒瑞醫(yī)藥,累計已有8家A股公司成功上市,融資總額達981.1億港元。
在國內流動性環(huán)境寬松、南向資金加倉需求強烈、估值仍處低位的三邊支撐下,港股市場具備較強的承接能力。寧德時代港股IPO募資410億港元,卻仍受到市場追捧,其港股股價甚至對A股出現了溢價,說明優(yōu)質資產對資金仍有很強的吸引力,即使在發(fā)行規(guī)模較大的情況下,也能夠吸引到足夠的資金認購甚至買出溢價。
在宏觀經濟穩(wěn)增長、向上動能需蓄力的背景下,結構性機會是超額收益的關鍵來源。港股在以下A股相對稀缺或占比更高的領域具備顯著優(yōu)勢:
【AI科技——恒生互聯網ETF(513330)】擁有核心算法、數據、應用場景的互聯網與科技平臺。
【新消費——港股消費ETF(513230)】契合人口結構變遷與消費習慣升級的新興品牌及模式。
【創(chuàng)新藥——恒生醫(yī)藥ETF(159892)】具備全球競爭力且暫時未受關稅波及的生物醫(yī)藥龍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