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12 12:10:01
“汽車產業(yè)正從‘機械制造’向‘智能移動空間’加速轉型,在這一進程中,汽車測試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性能驗證環(huán)節(jié),而是成為貫穿研發(fā)、生產、應用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生命線’與‘創(chuàng)新催化劑’。”7月12日,在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表示。
在他看來,我國汽車測試技術已經有了快速的提升。“在硬件裝備方面,自主研發(fā)的智能駕駛模擬器已實現多場景高精度復現;新能源汽車電池測試系統可完成從常溫到極端環(huán)境下的全場景、全維度性能檢測,部分指標超越國外同類產品。”葉盛基透露,在軟件技術領域,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識別算法使外觀缺陷檢測效率提升80%以上,大數據驅動的故障預測模型將整車測試周期縮短30%等。同時,在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建設方面,我國已建成多個具備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測試能力的封閉場地,覆蓋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復雜場景,測試場景數量和豐富度位居全球前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