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16:06:17
每經編輯|趙云
近期港股迎來短期小幅回調,其原因可以歸結于之前市場對于國內政策的高度樂觀有所退潮,以及海外流動性出現變化。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反彈壓制港股相對表現,對流動性敏感的恒生科技指數回調較深。
在積累了較多漲幅的情況下,預期變動放大了市場波動,但這并未改變港股市場的中期配置邏輯。事實上,上周市場回調反而吸引了資金進一步流入。南向資金流入規(guī)模大幅放大,單周凈流入590億港幣,是4月11日以來單周新高,港股科技ETF(513020)近10個交易日凈流入超2億元,資金逢低布局。

從宏觀角度講,我國仍然處于資金充裕,但優(yōu)質資產較為稀缺的情況。價格層面,央行持續(xù)維護流動性寬松;量的層面,中金公司統(tǒng)計,截至6月我國M2高達330萬億元,達到GDP的2.4倍,大量資金存在配置需求;此外,香港與美元市場也呈現偏寬松的態(tài)勢。在2024年,這一資產稀缺使得資金大量進入性價比仍然較高的固收類資產,如30年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將期限利差、稅收利差拉至歷史極低位置。今年年初,受到deepseek等題材的驅動,權益逐漸展現出較高的收益機會。

來源:中金公司
此外全球流動性傾向于寬松而非緊縮,無論是超預期放緩的美國就業(yè)數據還是特朗普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干擾,都對美元指數構成了下行壓力。除此之外,多數國家寬財政對沖關稅壓力需求仍強,貨幣財政雙寬松或繼續(xù)提振廣義流動性。
政策層面來看,港股科技板塊政策支持力度持續(xù)加碼。去年 4 月,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5項對港合作措施,支持內地行業(yè)龍頭企業(yè)赴香港上市,強化港股作為科技企業(yè)跨境融資樞紐的地位。今年 2 月,香港特區(qū)政府發(fā)表香港2025至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涉及一系列旨在推動香港創(chuàng)新科技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并設立了100億港元的“創(chuàng)科產業(yè)引導基金”引導市場資金投資五大戰(zhàn)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yè)。今年2月,中新社透露中國科技部將進一步擴大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對港澳開放等四項舉措,助推香港科技發(fā)展。
港股科技聚集了一批中國科技核心資產,被稱為“東方硅谷”。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蹤的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中既有年初爆火的互聯網,也有新能源車、芯片、生物醫(yī)藥和創(chuàng)新藥等,代表了中國科技資產的整體投資價值。相比于恒生科技指數,港股通科技指數在科技領域布局更均衡,并且在新能源車等板塊的權重更大,能更好把握成長板塊的投資機會。中長期來看,基本面與流動性的共振使得港股仍然具有一定的配置價值。不過需要防范短期的邊際擾動,建議投資者逢低關注港股科技ETF(513020)投資機會。
注:如提及個股僅供參考,不代表投資建議。指數/基金短期漲跌幅及歷史表現僅供分析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市場觀點隨市場環(huán)境變化而變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文中提及指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構成對基金業(yè)績的預測和保證。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選擇與風險等級相匹配的產品?;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