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23:34:16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33.61萬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逆勢增長。9月當月,進出口同比增長8%。隨著新質生產力不斷發(fā)展,重點產業(yè)提質升級,我國出口產品的結構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新。專家分析認為,新一輪加征關稅威脅落地并持續(xù)實施的可能性較低。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魏官紅
今年以來,全球環(huán)境嚴峻且復雜,但中國前三季度進出口仍實現逆勢增長。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3.61萬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出口19.95萬億元,同比增長7.1%;進口13.66萬億元,同比下降0.2%。9月當月,進出口4.04萬億元,同比增長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9月中國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4%,環(huán)比增長1.8%;進口總值同比增長7.5%,環(huán)比增長8.2%。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理論研究院院長桑百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首先,中國在長期參與全球化進程、吸納全球各種資源要素的過程中,形成了強大的制造能力,提升了中國出口的競爭力?!傲硪环矫妫?月份,中美(經貿會談)在取得一定進展的基礎上也面臨著不確定性,企業(yè)提前完成出口訂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外貿數據?!?/p>
10月13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現場,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隨著新質生產力不斷發(fā)展,重點產業(yè)提質升級,我國出口產品的結構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新。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工業(yè)機器人增長54.9%。風電出海跑出了“加速度”,出口風力發(fā)電機組及零件增長了23.9%。
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2.07萬億元,增長9.6%,占出口總值的60.5%,提升了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儀器儀表等高技術產品分別增長8.1%、22.4%和15.2%;“新三樣”產品、鐵道電力機車等綠色產品增速均達到兩位數。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盡管中美經貿摩擦不確定性加劇,以高端制造為代表的產品出口表現仍然亮眼,展現出韌性。有無人駕駛領域的企業(yè)透露,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出口額同比實現了翻倍。
嘉興仙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00%。“經過在阿聯酋一年多的布局,今年當地市政兩個標段招標文件直接以仙途智能旗下V3作為自動駕駛車輛的標準參照。”
“阿聯酋市政僅第一階段就有20多個標段,共有百臺級車輛需求?!鄙鲜鲐撠熑讼蛴浾咄嘎?。
東方金誠研究發(fā)展部執(zhí)行總監(jiān)馮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文字采訪時表示,9月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上行,好于市場普遍預期。主要原因包括全球范圍內AI(人工智能)投資大幅度增長,以及我國制造業(yè)轉型升級效果比較明顯等,帶動芯片、新能源汽車等出口快速增長,對整體出口形成重要支撐。
“當月我國對歐盟、東盟及‘一帶一路’共建經濟體出口繼續(xù)處于高增長狀態(tài),顯示貿易多元化在緩解外部沖擊方面正在發(fā)揮重要作用。”馮琳分析稱。
王軍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前三季度,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各地各部門攻堅克難、努力拼搏,廣大外貿企業(yè)積極應變、開拓創(chuàng)新,我國外貿韌性彰顯、結構優(yōu)化,實現了量質齊升,成績來之不易。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huán)境依然嚴峻復雜,外貿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困難增多,疊加去年基數較高等客觀因素,四季度穩(wěn)定外貿發(fā)展仍然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fā)現,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對美國出口同比繼續(xù)處于負增長狀態(tài)。另一方面,對東盟、歐盟、越南等國家出口則處于穩(wěn)步提升的態(tài)勢。
海關總署新聞發(fā)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新聞發(fā)布會現場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的進出口總值5.5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9.6%,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6.6%,東盟繼續(xù)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經貿關系持續(xù)深化。
“隨著我國與東盟以及東盟國家多雙邊自貿協定的全面生效,關稅減讓效應、貿易便利化政策紅利持續(xù)釋放,區(qū)域內產業(yè)鏈供應鏈的融合持續(xù)加深,我國與東盟產業(yè)合作的空間不斷拓展。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出口的紡織機械、紡織原料分別增長了28.2%、13.4%,進口的服裝增長了9.3%;自東盟進口的橡膠增長40.7%,出口的輪胎等汽車零配件增長了19.8%?!眳未罅颊f。
桑百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努力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與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國家共同維護開放的世界經濟體系,為市場多元化發(fā)展奠定了外部條件?!爸袊訌娕c更多國家經貿合作,建立更加廣泛的‘朋友圈’,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化解中美經貿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zhàn)?!?/p>
同時,桑百川指出,美國是全球產業(yè)鏈的重要一環(huán)。美國政府在芯片、軟件等領域的出口限制措施,有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的緊張,甚至供應鏈的中斷,從而給全球經貿合作帶來一定威脅。
馮琳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表示,近期,特朗普政府計劃加征關稅的行為再度引發(fā)市場高度關注。不過,考慮到美方將加征關稅日期設定在11月1日,加征100%關稅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以及過去半年中美之間已經建立經貿磋商機制,其判斷后續(xù)仍存在通過談判化解貿易摩擦升級風險的時間和空間,新一輪加征關稅威脅落地并持續(xù)實施的可能性較低。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