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4 08:58:49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NO.1 又一券商“補血”!中泰證券60億元定增獲批
10月13日晚間,中泰證券公告,公司于10月13日收到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于同意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fā)行股票注冊的批復》。批復同意公司向特定對象發(fā)行股票,本次發(fā)行應嚴格按照報送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申報文件和發(fā)行方案實施。公告顯示,該批復自同意注冊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募集資金投向方面,本次向特定對象發(fā)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0億元,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沉寂了一年多時間后,今年以來券商再融資快速推進。除了中泰證券以外,天風證券已于6月23日順利完成40億元定增募資;南京證券50億元定增計劃已于9月29日獲得上交所審核通過;東吳證券也于7月公布60億元定增預案。
點評:中泰證券60億元定增獲批,標志著券商行業(yè)“補血”進程加速。此舉將顯著提升其資本實力,為業(yè)務擴張?zhí)峁┲?,市場對其估值預期或重新評估。行業(yè)層面,多家券商再融資動作頻頻,顯示板塊整體資本補充需求旺盛,頭部效應或將強化。對股市而言,券商作為市場重要參與者,資本金增強有助于提升市場活躍度,但短期內需關注資金分流效應及板塊內部競爭格局變化。
NO.2 國投證券董事長王蘇望辭任總經理,廖笑非接棒
10月13日,國投證券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王蘇望因職務調整辭任總經理,僅保留董事長及董事會專業(yè)委員會相應職務。與此同時,公司正式聘任廖笑非為新任總經理,且國投證券官網已同步更新該信息。作為深耕證券行業(yè)多年的“老兵”,廖笑非履歷覆蓋券商業(yè)務、監(jiān)管及合規(guī)等多領域?;厮輫蹲C券近年發(fā)展,自2023年凈利潤跌至行業(yè)第26位后,管理層開啟“大換血”,從王蘇望代行總經理,到逐步完成高管團隊搭建。公司2024年業(yè)績觸底反彈,凈利潤同比增30.49%且行業(yè)排名上升9位,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4.83%。如今廖笑非上任,能否延續(xù)公司業(yè)績增長態(tài)勢,接好這根關鍵的“接力棒”,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點評:國投證券高層人事調整落地,廖笑非接任總經理,其豐富履歷或為公司治理注入新活力。近年來國投證券業(yè)績觸底反彈,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30.49%,2025年上半年延續(xù)高增長態(tài)勢,此次換帥或強化市場對公司戰(zhàn)略延續(xù)性的預期。券商板塊內部高管變動頻繁,國投證券的調整或引發(fā)行業(yè)對人才梯隊建設的關注。整體來看,券商行業(yè)分化加劇,管理層穩(wěn)定性成為影響公司表現的關鍵變量,國投證券的動向或為板塊提供一定參考。
NO.3 錦龍股份3000萬股司法拍賣結果出爐
錦龍股份年內第五次拍賣結果出爐。根據公司最新公告,股東新世紀公司所持的3000萬股司法拍賣今日落槌,共拆分為10個300萬股標的。本次10個標的對應合計成交金額約3.76億元,而起拍價合計為3.14億元,整體溢價率達19.75%。誰拿下了這3000萬股?共有四個主體。成都金耀壹號企業(yè)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合計2.62億元共競得7個標的,合計持有錦龍股份2100萬股,占本次拍賣總股份數的70%;自然人陳瑞岳以3753.45萬元競得300萬股;自然人王梅耳以3683.45萬元的成交價競得300萬股;自然人史幼君以3893.45萬元的成交價競得300萬股。
點評:錦龍股份3000萬股司法拍賣溢價成交,顯示市場對公司前景的積極預期。成都金耀壹號等新股東入場,或為公司治理帶來新變量,股權結構變化可能影響未來戰(zhàn)略方向。券商板塊中,類似股權變動或引發(fā)投資者對其他潛在機會的關注。整體來看,此類事件為市場注入活力,但需警惕短期波動風險,長期影響仍需觀察新股東動向及公司基本面變化。
NO.4 華林證券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至100%
華林證券宣布自2025年10月13日起,將滬深交易所標的證券融資保證金比例調整至100%,旨在適應業(yè)務發(fā)展并合理把控風險,存量融資合約則仍按原比例計算。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限流”舉措距華林證券上調信用業(yè)務總規(guī)模上限僅一個月。此前9月,該券商剛將信用業(yè)務總規(guī)模上限從62億元(3月調整后)提至80億元,半年內累計增幅18億元。從“擴容”到“限流”的快速轉變,側面印證當前市場融資需求的火熱。
點評:華林證券將融資保證金比例上調至100%,短期內或抑制部分杠桿資金交易,但存量合約不受影響,顯示其風控謹慎。此前信用業(yè)務規(guī)??焖贁U張,此次調整反映市場融資需求旺盛,券商需平衡風險與收益。此舉或引發(fā)行業(yè)跟進,對兩融業(yè)務整體增速形成一定約束,但長期看有助于市場健康發(fā)展。投資者需關注券商風控政策變化對市場流動性的潛在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